敞開系統(tǒng)或膨脹槽不采用氮氣封閉的系統(tǒng),油品與空氣接觸的界面會發(fā)生氧化反應。一般來說,在高于60℃的條件下,油品與空氣接觸即發(fā)生氧化,氧化產物逐漸形成膠質和沉渣,附著于加熱器和管路表面而產生積炭。同時,氧化反應產生的酸性物質還會腐蝕設備,造成泄漏。L-Q系列熱傳導液精選具有優(yōu)良抗yang化性的基礎油和高溫抗yang及抗垢添加劑,可抑制氧化油泥產生的速度和沉積、結垢的傾向,使系統(tǒng)保持良好的傳熱效果。
在導熱油傳熱系統(tǒng)運行過程中,導熱油的工作溫度或液膜溫度超出較高允許使用溫度的現象,稱為超溫。超溫會導致導熱油發(fā)生熱裂解,形成裂解產物,使導熱油快速變質劣化,在爐管內結焦,造成傳熱惡化,甚至導致爆管使導熱油泄露引發(fā)火災等安全事故。正常操作過程中存在的過熱超溫對系統(tǒng)安全和經濟運行的影響應該是有限的。在某個確定的溫度之上,所有的導熱油都會不同程度地被熱裂解。導熱油因裂解或聚合等反應發(fā)生品質變化。導熱油在導熱油爐內傳熱過程中,爐膛溫度高達1000℃以上(氣體燃料),甚至1500℃以上(燃煤),爐管的內表面的導熱油溫度要始終高于導熱油主流體溫度。在鍋爐正常運行過程中,內表面中的導熱油一直是處在過熱超溫狀態(tài),存在一定程度的過熱裂解現象。系統(tǒng)內的導熱油使用時間越長,導熱油中超溫裂解產物的積累量就越多。
導熱油作為一種傳熱介質已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、造紙紡織和航空航天等各個行業(yè),它具有傳熱效率較高,易于調節(jié)控制溫度,對設備無腐蝕,投資低等優(yōu)點。
導熱油的發(fā)展在國外已有60多年的歷史,初的導熱油產于20世紀30年代初,是由美國Dow化學公司研制的Dowtherm。50年代,美國采用深度精制工藝生產出礦油型導熱油;60年代以來,日、德分別推出了性能優(yōu)良的乙ji聯(lián)ben系和芐基甲ben系導熱油,而后各國相繼推出同類產品;60年代末我國開始合成型導熱油的研制和生產,但當時工業(yè)化水平仍較低,并未受到合理開發(fā),發(fā)展緩慢;70年代國外的一些生產廠家為改善產品的高溫性,加入各種類型的添加劑。在我國,隨著一些工業(yè)裝置設備被引進,導熱油技術也被帶入,與此同時,國內石化行業(yè)少數研究生產單位也開始了對導熱油的研究和試生產;80年代,我國石化、化纖和化學工業(yè)的飛速發(fā)展,新工藝對高溫加熱的需求也越來越大;90年代,國內更多人認識到導熱油優(yōu)點,加之工業(yè)應用技術也日漸成熟,使得導熱油的應用領域有了較大的擴展。
您好,歡迎蒞臨永龍化工,歡迎咨詢...
觸屏版二維碼 |